為什麼企業創新這麼難?許多企業主往往追求短期銷售利益,認為品牌是費用,扼殺了同仁的精神與體力,如果能翻轉思維,將品牌是費用的觀念改為品牌是投資的觀念,願意投入足夠的資源、時間與資金進行品牌規劃或對外尋求專業品牌顧問協助,將會有一番成果!
EXP創璟國際品牌顧問回顧台灣這幾年以製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備受挑戰,產業急需企業創新、大破大立的實質作為帶領台灣走出轉型困境,大家都期待創新可為企業帶來新的金雞母,但為甚麼企業創新的步調依然緩慢?依我們協助企業品牌轉型時親身與他們接觸的經驗可發現,只要對事業有熱情的同仁,不管資深或資淺、產業經驗是否豐富,大多可以在他們身上發掘不少創新的點子。那為甚麼那麼多的創新點子往往到最後卻沒法落實,甚至大多胎死腹中?關鍵點就在於企業主的認知與組織間的落實。
企業主的認知-創新需要提供足夠的資源、時間和資金
以我們從2012年開始輔導的大古鐵器為例,創辦人林允進博士本業般若科技以精湛的鑄鐵技術稱霸快艇螺旋槳市場,但當他以同樣的技術切入文化創意產業的鑄鐵壺、鑄鐵鍋產品時,認知到產業別的不同,不強求短期銷售利益,反而投入足夠的資源、成立子公司獨立營運,創立新品牌大古鐵器,重新建立有別與船舶製造業的品牌系統,並成功運用精密鑄造的技術,短短三年讓大古鐵器成為市場上的亮眼新星,未來品牌發展性指日可待。其訣竅及道理其實非常簡單:提供足夠的資源、時間和資金進行品牌經營。試想想如果老闆只看重短期績效,三不五時就用業績檢討新事業,在新事業經驗不足的狀況下,扼殺同仁嘗試空間,創新也就難以成長了。
組織間的落實-創新極需跨部門協力
當一個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的創新好點子從某部門產生,公司理當大力支持與協助。但從組織的財務觀點,跨部門的組織創新卻往往代表是一種消耗彼此資源的苦差事,這時企業領導人更應協助排除組織創新的障礙,編列特別預算、安排專任人力等協助組織能從原來的任務中抽離,專心將好點子落實。以我們協助年輕化的葡萄王生技為例,現任董事長曾盛麟深知創新需要組織有決心、公司要出力,所以安排我們協助公司內部透過共識工作坊產生創新共識,讓各部門同仁定下品牌年輕化的決心。並將公司原來認為品牌是費用的觀念,改為品牌是投資的觀念,並給予組織實質的財務支撐,讓創新隨時在組織間發生。葡萄王生技的營收因此在短短數年間大幅成長,成為台灣生技產業轉型成功的典範。
由此可見,企業創新的難處不在於是否有好點子,而是企業是否提供足夠的養份、並讓組織間有充足的資源落實執行。試想想同仁如果還是一直忙於手上的任務,如何還有精神、體力去做創新呢?
撰文:EXP 創璟國際品牌顧問
圖:葡萄王、大古鐵器
原文刊載於/經濟部工業局、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中國生產力中心 CPC、騰龍搶珠輔導計畫
EXP 創璟國際品牌顧問| 品牌策略|品牌定位|品牌規劃|品牌設計|CIS品牌識別設計|包裝設計|品牌行銷
您遇到品牌轉型、品牌升級、品牌活化…等問題嗎?歡迎與EXP聯絡
延伸閱讀:
EXP品牌顧問成功案例